第(2/3)页 当这一消息传回辽军大营时,据说耶律洪基直接气得呕血三升,至此病倒在榻上,再也没能起来。 义军仅靠五万人就拿下了辽阳府的消息,也传回了宋国境内,一时间引得举国沸腾,纷纷为之叫好,风头一时无两。 辽阳府作为辽国的陪都之一,意义自然非比寻常,这就相当于大宋的洛阳、商丘等地,如果被辽军攻占的话,宋民百姓也定会一片哀悼,大有亡国悲凉秋暮之意。 幸而此次遭难的是辽国,举国欢庆,此消彼长之下,宋军自是士气大振,而辽国则是军心受挫,连续半月都没有对雁门关发起进攻。 据说,北院大王和太子耶律延禧已经赶回主营,有传言说,耶律洪基自大病之后,命不久矣,已有传位之意。 想到辽国新皇接替,说不定这场仗就不用打了,一时间,宋国百姓更是欢欣起舞,脸上挂满了笑容。 如此又过去一月之久,前军便传来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驾崩,传位给太子耶律延禧的消息。 宋国上下给出的反应和态度也是各不相同。 百姓以为,这场打了一年多的战争,到此也应该结束了。 而朝中官员则开始思忖,当日哲宗驾崩,徽宗继位时,辽国打着仁义的名号,没有进犯大宋,如今耶律洪基驾崩,太子耶律延禧继位,此时正是他们一鼓作气,击溃辽军的最佳时机,一旦错过,就很难再有了! 但若是此刻发兵,又难免会落人话柄。 以韩忠彦为首的慕容家暗子,自然是希望这场仗继续打下去的,但他们在揣摩徽宗的意思后发现,这位官家却有些不想打了,甚至还打算趁这个机会和辽军讲和。 见此情形,韩忠彦也是急忙将消息传给了慕容复。 “看来,是我们高估赵佶此人了!” 房中,慕容复对韩百战说道,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。 韩百战道:“想要使宋辽兵戈不止,最主要还是得看辽国的态度……或者说是那位新皇的态度更为准确一些。” “此人志大才疏,乃是无道昏君,本不足为虑,我只怕他继承大统后,一时志得意满,安于享乐,不再作南侵之想,坏了我的大计!” 第(2/3)页